- 揭阳市榕城区雅菲迪金属日用品厂
- 广东省揭阳市广华弹簧厂
- 揭阳市和洽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 揭阳市佳旌不锈钢餐具厂
- 揭阳市双灵金属制品厂
- 揭阳市东信五金制品厂
- 揭阳市恒昌五金制品厂
- 揭阳市铭自达电机有限公司
- 揭阳市汇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揭阳市雅昇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
- 广东耀辉化工有限公司
- 揭阳市乔正利五金制品厂
- 揭阳市伟新不锈钢合页厂
- 揭阳市越兴实业有限公司
- 揭阳市年年好铰链厂
- 揭阳市欧莉雅滑轨厂
- 揭阳市锐信合页厂
- 揭阳市利源铰链厂
- 揭阳市永森五金厂
- 揭阳市立强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揭阳市兴群钢珠滑轨厂
- 揭阳市松兴五金制品厂
- 揭阳市明新不锈钢厨具厂
- 揭阳市鑫源五金厂
- 揭阳市斌得利不锈钢制品厂
- 揭阳市德威盾五金制品厂
珠三角罕见共识 大湾区建设成今年首要任务
[去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使得大湾区内人员、物资流动更为便捷。今年,包括广州、东莞、惠州等在内的6个城市将在交通上继续加大投入,力促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交通是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相对容易推进,比较有操作性,以此为突破口容易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局面。]
珠三角9个城市中已有7个城市给出了2019年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江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列为2019年的首要任务。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基建、创新、合作是各地进行大湾区建设集中发力的三个方面。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了,但今年不少城市将其列为首要任务还是第一次出现。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7~2018年是政府酝酿和思考的阶段,去年全国两会之后,各地着手制定大湾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19年就应该是落实行动方案的起步年。预计今年大湾区的人口流入、人才引进、企业入驻都将有大幅提升。
交通仍是最有力突破口
去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使得大湾区内人员、物资流动更为便捷。今年,包括广州、东莞、惠州等在内的6个城市将在交通上继续加大投入,力促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
其中,广州将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桥、莲花山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推动广州地铁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东莞今年将开通穗莞深城轨,力推与广州、深圳7条城市轨道的连通,尽快打通与周边城市的断头路,构建对接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深圳将强化国际航空枢纽辐射功能,加快第三跑道等规划建设,新增5个以上国际通航城市,加快建设一流的空港经济区。
此外,广东还将新增一项重大跨海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建设中的虎门二桥、深中通道,以及正在进行前期筹建的莲花山过江通道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跨江通道。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表示,交通是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相对容易推进,比较有操作性,以此为突破口容易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局面。
胡刚认为,目前大湾区内的交通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骨干交通。城际轨道仍在起步阶段,城市之间还有很多断头路没有连通等,这些阻碍大湾区一体化的问题都还需要解决。“中国在基建方面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这将推动大湾区GDP的增长。”
围绕创新与成果转化做文章
在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五个战略定位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受关注。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曾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表示,与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最大,这也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创新的内容分量颇重,大部分都围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这条主线。
比如,广州提出,抓紧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打造粵港澳大湾区知识城知识创造示范区、科学城制度创新先行区、生物岛生命科学合作区、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建粵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中心。珠海表示,要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建立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探索在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领域共建特色科创中心。
东莞、惠州、江门则落脚在促进成果转化上。
今年,东莞要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协同合作,推进“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规划建设,增强重大科学设施集聚协同效应,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江门要扎实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谋划打造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必须实行产学研结合。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比较好的格局就是,香港侧重搞研发和金融等服务,广东侧重搞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从而共同形成“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一条龙的区域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胡刚说,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线并不意味着其他城市就不搞科技创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需要科技的力量,而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中央希望大湾区对全国的科技创新能起到带动、引领的作用。
重大产业合作必不可少
相比纯投入的基建、尚需时日显现效果的科技创新,能够马上带来真金白银的产业合作自然更受青睐。
从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深圳将推动前海合作区扩区,谋划建设深港商贸旅游消费合作新平台,大力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海洋金融等产业。东莞要着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在滨海湾新区加快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与港澳台、前海、南沙合作,争取创建成为自贸区新片区。
此外,珠海要建设珠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扎实推进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携手港澳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建设好中拉经贸合作园、中以科技创新产业园、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平台。
事实上,在没有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之前,三地之间的产业合作也不曾间断,如今不同的是,以产业园、示范区、实验区等合作平台为载体来统一推进,政府在其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引导作用。
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魏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开发区、产业园、科学城。最早的开发区是由政府投资,提供土地等优惠政策,主要招揽的都是大型企业。后来企业开始参与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进入产业园的阶段,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服务,靠规模来获得收益。而在第三阶段,技术突破成为重点,政府再次扮演重要角色,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实验室等科研型的基础设施。
“无论叫什么名字,主打何种类型的产业,最终还是要看市场是否接受,大湾区内的合作园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地应该根据实际条件来选择,比如广州和深圳,就应该往科学城的方向走,在园区里研发,到外面去产业化。”魏杰说。
(编辑: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