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国去年FDI同比增长6.4% 其中12月同比下降5.8%
发布日期:2016-01-20
商务部今日召开记者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通报2015年全年的商务运行情况。去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折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其中,12月当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27家,同比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0.2亿元人民币(折122.3亿美元),同比下降5.8%。

  各位记者朋友: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很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下面我向大家通报2015年全年的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市场运行情况和特点

  2015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并呈前低后高、小幅波动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较上年放缓0.3个百分点。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5%。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提升15.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全年消费市场主要特点:

  一是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8%。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中,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长11.8%,增速比超市、百货店和专业店分别高5、8.4和11.5个百分点。

  二是智能绿色产品销售旺盛。限额以上通讯器材、家电销售分别增长29.3%和11.4%。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4G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5.9%,一级能耗冰箱、空调销售量分别比冰箱、空调类销售量增速高出13.3和12.9个百分点。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长3.4倍。

  三是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持续升温。全国餐饮收入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下单位餐饮收入增长13.6%。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440亿元,同比增长近50%。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

  四是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占社零总额比重为13.9%,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增速从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快于城镇态势。中西部地区消费领跑。2015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中部、西部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比东部高1.2和0.9个百分点。

  五是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涨幅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显示,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14.04, -0.47, -3.24%)价格同比上升0.6%,涨幅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3%;食用油价格下降4.8%;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同比上涨6%;牛羊肉价格结束连续12年上涨态势,同比分别下降1%和11.3%。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2015年是我国外贸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总值3.96万亿美元,下降8%。其中,出口2.28万亿美元,下降2.8%;进口1.68万亿美元,下降14.1%。尽管进出口增速下降,但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出口增速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加快,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年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继续保持第一贸易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我国出口情况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据WTO统计,2015年1-11月,美国(-6.8%)、德国(-11.2%)、日本(-9.4%)、韩国(-7.4%)、香港(-3.1%)、印度(-17.5%)、南非(-9.5%)、巴西(-16.0%)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均为负增长,比我出口降幅(-2.5%)分别高0.6至15个百分点。我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升至约13.4%,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1-11月,我国进出口比美国多566亿美元,其中出口多6672亿美元,继续保持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二)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保持增长,成为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2015年,一般贸易出口12173亿美元,增长1.2%,占外贸出口53.5%,比2014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7978亿美元,下降9.8%,占外贸出口35%,比2014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三)从主要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机电产品出口13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0.1%,占外贸出口57.6%,比2014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手机、船舶、灯具等出口分别增长8.5%、13.3%、15%。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720亿美元,同比下降2.7%,占外贸出口20.7%,其中纺织品、服装、鞋分别下降2.3%、6.4%和4.8%。

  (四)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增长,成为出口的主力军。2015年,民营企业出口10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外贸出口45.2%,比2014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10047亿美元,同比下降6.5%,占外贸出口44.2%;国有企业出口2424亿美元,同比下降5.5%,占外贸出口10.6%。

  (五)从主要市场看,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对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保持增长。2015年,我国对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出口分别增长7.4%、11.7%和3.8%。对美国、东盟出口增长3.4%和2.1%。对欧盟、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下降4.0%、9.2%、8.7%。对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下降35.2%和21.4%。

  (六)从地区情况看,中部地区占比提升。2015年,东部十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出口19015.6亿美元,下降2.0%,占外贸出口83.5%,比2014年提升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出口1826.9亿美元,下降1.5%,占外贸出口8.0%,比2014年提升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出口1923.2亿美元,下降11.5%,占外贸出口8.5%,比2014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七)新型商业模式保持快速增长。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速超过70%。

  (八)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需求走弱等因素影响,进口仍在低位运行,但质量效益提高。2015年,我国原油、塑料、大豆、天然气、纸浆、谷物、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合计减少付汇18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万亿元),大幅降低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了效益。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全国吸收外资规模稳步增长,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吸收外资规模再创新高。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折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其中,12月当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27家,同比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0.2亿元人民币(折122.3亿美元),同比下降5.8%。

  二是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12月,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339.7亿元人民币(折1186.3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来自东盟、欧盟、“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22.1%、4.6%、25.3%、8.8%和53.4%;来自日本、美国和台湾地区投资分别下降25.2%、2%和14.1%。

  三是外资质量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70.5亿元人民币(折7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1%。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452.3亿元人民币(折395.4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增长,实际使用外资583.5亿元人民币(折94.1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占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3.8%。

  四是东部地区引资保持良好势头。1-12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长江经济带区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974家,同比增长7.8%,占全国新设企业总数的45.1%。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占比为16.2%。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2015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7350.8亿元人民币 (折1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2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865亿人民币(折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6.1%。截至12月底,我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万亿元人民币(折8630.4亿美元)。

  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54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13个,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卢森堡、老挝、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和巴西。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占总额的12.6%,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和泰国等。

  2015年,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868.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73.6%。对东盟和美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了60.7%和60.1%;对香港投资增长8.3%。

  对外承包工程。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596亿元人民币(折1540.7亿美元),同比增长8.2%,新签合同额13084亿元人民币(折2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带动设备材料出口161.3亿美元。其中,12月当月完成营业额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当月新签合同额470.4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2015年,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21个(上年同期662个,增加59个),合计1758.5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7%。其中,上亿美元项目434个,较上年增加69个。12月当月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31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9个),合计413.1亿美元,占当月新签合同总额的87.8%;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92个,同比增加29个。

  2015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987份,新签合同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同比增长7.4%;完成营业额692.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5%,同比增长7.6%。

  截至2015年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5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892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2015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3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3.2万人,同比下降5.7%。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5.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7.7万人。12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8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0.5万人。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2.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1万人。

  截至2015年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02万人。

  五、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201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总体向好,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离岸服务外包保持稳步发展。2015年,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309.3亿美元,执行金额966.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8.9%。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72.9亿美元,执行金额646.4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1.5%和15.6%;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36.4亿美元,执行金额320.6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3.3%和26.1%。

  二是主要发包市场格局相对稳定。2015年,我国企业承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的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50.6亿美元、98亿美元、95亿美元和54.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5%、17.6%、28%和-9.8%,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61.6%。

  三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业务快速增长。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81.3亿美元,执行金额394.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55.1%和61%,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6.9%。其中,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是开展离岸外包业务的主力军,合计执行金额344.8亿美元,占沿线省市的87.5%;中部的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利用经营成本较低和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7%、33.8%和26.6%,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一带一路”市场的重要性显著提高。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其中,承接东南亚国家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9.9亿美元,执行金额6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6%和17.3%;承接西亚北非国家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3.5亿美元,执行金额25.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61.5%。“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我发包占我国离岸外包的18.8%,市场重要性显著提高。

  五是离岸服务外包的结构日益优化。2015年,我国企业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316.8亿美元、91.7亿美元和237.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6%和27.4%,占比分别为49%、14.2%和36.8%。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等外包业务快速发展,带动服务外包业务结构稳步优化。

  六是服务外包与垂直产业的融合加深。随着“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在2015年正式实施,基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化生产组织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加深服务外包与信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能源业、金融业、卫生健康业等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2015年,信息服务业、制造业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315.6亿美元和177.3亿美元,分别占全行业的48.8%和27.4%。服务外包模式广泛应用,既提高了国内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我国与沙特、埃及和伊朗双边经贸合作情况。

  中国与沙特经贸合作情况。沙特是我在西亚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是“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重点国家。近年来,中沙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沙已成为我在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第二大新签承包工程市场。

  2015年1-11月,中沙贸易额476.6亿美元,同比下降25.2%,其中我出口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进口279.1亿美元,同比下降38.2%。同期,我自沙进口原油4609万吨,占我自全球进口总量的15%。2015年1-11月,我企业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53.7亿美元,同比下降38%。目前在沙中资公司超过百家,业务涉及石化、铁路、房建、港口、电站、通讯等领域。

  截至2015年11月,我对沙直接投资存量25.5亿美元。同期,沙对华直接投资存量15.17亿美元。此外,中沙两国企业正积极探讨金融、新能源、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与埃及经贸合作情况。埃及是我在西亚非洲地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是“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重点国家。近年来,中埃经贸合作发展顺利。埃是我在阿拉伯国家第三大出口市场,我是埃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5年1-11月,双边贸易额116.4亿美元,其中我出口10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2.2%。我企业在埃承揽工程项目增长较快,1-11月,在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95.2%,达26.6亿美元。埃为我在阿拉伯国家第5大投资目的国。截至2015年11月,我对埃直接投资存量6.9亿美元,中埃合作建设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我企业赴埃投资兴业的良好平台。

  中国与伊朗经贸合作情况。一直以来,伊朗是我在中东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伊两国在政治上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上的互补性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中伊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国际政治、经济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双边经贸务实合作的平稳发展。

  2015年,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中伊经贸合作有所下滑。1-11月,双边贸易额达310.9亿美元,同比下降34.6%;其中对伊出口161.8亿美元,同比下降26.6%,自伊进口149.1亿美元,下降41.6%。我自伊进口原油2436万吨,占我自全球进口总量的8%。我在伊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12.8亿美元,同比下降59.4%。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对伊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38.9亿美元。虽然2015年中伊经贸合作出现不同程度萎缩,但双方传统的友好关系、经济上的互补性和合作上的巨大潜力,决定了两国经贸合作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友情链接: 集科网络 中国经济网 新浪财经 奇辉吊车 凯威 锐信 松兴 利源 鑫源 利源 鑫龙白乳胶 外婆桥 星辉 艾尔斯 三钢 敏仕达 佳得好 固兴五金 榕森 金业 立强盛 日钢美工刀 厨之福 庆兴 荣艺 达威 和洽厨具 美约电吹风 正兴 伟新合页 鑫龙防水 雅菲迪 东信 金彬 好家兴 新侨 鲁大师 铭自达 汇力 顶智易联 永汇雨鞋 鸿鑫瑞达 广东僚溪文化 博瑞可 恒冠 永晟五金 年年好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