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经济寒冬来临:社会融资起不来 企业老板"借短不借长"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日期:2019-01-17

  经济寒冬来临:社会融资迟迟起不来 企业老板“借短不借长”

  经济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央行持续降准释放流动性,实体经济是否有所好转?

  “2018年12月金融数据仍处于低迷状态,显示实体经济信用紧缩局面未现明显改观。而从近期的PMI、汽车销售、对外贸易等宏观数据来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央行最新金融数据发布之后,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分析说。

  1月15日,央行发布2018年12月金融数据,市场依然乐观不起来——

  先看整个社会融资,2018年12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9万亿,环比上月小幅多增;12月末社会融资存量200.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8%,增速创下年内新低。

  再看银行信贷,2018年12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同比上年同期多增4956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然而从贷款结构来看并不乐观。

  专业人士如何穿透2018年12月的金融数据,看出实体经济的问题?

  经济不好,大国企融资需求不足

  从社会融资数据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还没有企稳。

  2018年12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9万亿,环比上月仅仅小幅多增707亿;与上年同期比多增33亿基本处于持平,而增速进一步下滑。

  2018年12月社融环比小幅增长,王青认为,原因是贷款核销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两项环比大幅多增,前者因季末银行加速不良贷款出清,后者或因年末企业短期融资需求上升,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规律。

  银行信贷虽然高于上年同期,同比多增数千亿,但表外融资依然处于负增长的状态,同比大幅少增5252亿,所以即使2018年12月信贷和债券融资增量不错,但是社会融资还是迟迟起不来,增速还在进一步下滑。

  从2018年整年社融数据来看,更加清楚地看到去年金融状况以及经济形势, 2018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0.7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已经跌破10%,创下新低。

  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央行做了相应的调研,可以从两方面解释,金融方面体现为银行表外融资下降明显,这是结构性去杠杆的结果,也与金融体系风险偏好下降有关;从实体经济看,与政府平台相关的行业和债务负担大的国企的有效融资需求不足。

  也就是说,一是表外融资收缩造成,二是实体经济不好,地方政府和大国企融资需求少不愿借钱。

  王青表示,近期监管层围绕稳定资本市场和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密集发声,并出台系列措施,目前政策效果已有一定释放,这在银行信贷和企业信用债市场体现较为明显。不过,由于表外融资持续收缩,月末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末下滑0.1个百分点至9.8%,续创历史新低,表明实体经济仍在经历信用紧缩过程。

  短期周转过冬,老板不愿借长钱

  社会融资增速还是起不来,但是12月的信贷超出预期。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同比多增4956亿元。实体经济是否出现了好转迹象?

  华创证券认为,12月新增贷款增长属于“总量增长掺杂结构杂质”,理由在于,一、实体部门贷款增长主要依靠居民短贷和企业票据融资的冲量;二、非银金融机构贷款给12月人民币贷款做了边际补充。

  一句话,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不足,都是靠其他信贷数据冲上去,这种贷款还是比较虚。分项来看信贷数据,更加一目了然。

  经济好转会,企业就会转向中长期贷款,但是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依然呈现短期化,12月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新增约4100亿,同比大幅多增约3500亿,占比高达70%.2018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比重大幅上升,与上年比占比增加约1倍。

  “表明在风险偏好下降、流动性偏好上升背景下,银行更多选择票据及短期贷款来达到监管要求。但这些短期资金无法带来企业资本开支与投资的改善,这也是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不畅的一个原因。”王青说。

  企业的长期贷款又如何呢?2018年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近2000亿,环比季节性少增约1300亿,同比依然处于负增状态,但幅度有所收敛。监管层大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基建补短板项目支持,使得企业中长期贷款下滑趋势未变,幅度有所收窄。

  2018年12月的信贷数据,不仅依靠企业短期贷款冲量,还来自于居民贷款占比仍较高。当月新增居民贷款约4500亿,同比多增约1200亿,当月居民贷款占新增信贷的比重为41.7%.虽然与上月相比占比回落,但是整个占比仍然较高。

  从2018年12月金融数据来看,实体经济仍然不乐观。企业信贷主要靠企业票据融资冲量,中长期贷款并没有改善,新增贷款低于历史均值,新增社融规模增速仍在回落。

  央行多次降准,“宽信贷”并没有向“宽信用”转化。中信建投(11.850, -0.09, -0.75%)宏观与债券研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称,考虑到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风险偏好分化、房地产调控难以全面放松等因素的叠加,未来通过银行表内信贷实现宽信用、进而促进实体经济投资的传导机制恐怕难以有效打通。

  “未来流动性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而通过债券市场增进直接融资的方式,可能是宽信用更为有效的传导机制。” 黄文涛认为,要想实现“宽信用”,应该大力鼓励企业债券融资。

  (编辑:喃喃)

友情链接: 集科网络 中国经济网 新浪财经 奇辉吊车 凯威 锐信 松兴 利源 鑫源 利源 鑫龙白乳胶 外婆桥 星辉 艾尔斯 三钢 敏仕达 佳得好 固兴五金 榕森 金业 立强盛 日钢美工刀 厨之福 庆兴 荣艺 达威 和洽厨具 美约电吹风 正兴 伟新合页 鑫龙防水 雅菲迪 东信 金彬 好家兴 新侨 鲁大师 铭自达 汇力 顶智易联 永汇雨鞋 鸿鑫瑞达 广东僚溪文化 博瑞可 恒冠 永晟五金 年年好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