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今后控钢铁产量重点应在华北、华东!
发布日期:2019-05-14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会员企业第一季度粗钢增产情况。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粗钢产量达17332.89万吨,同比增产1181.27万吨,增幅为7.31%。粗钢产量同口径增幅为2011年以来历史同期较高值,仅低于2013年第一季度9.3%的粗钢产量增幅。

以2018年粗钢产量规模划分:

增产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

根据2018年粗钢产量规模,将会员企业分为4个类型,分别是粗钢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会员企业、粗钢年产量1000万吨~2000万吨会员企业、粗钢年产量500万吨~1000万吨会员企业、粗钢年产量500万吨以下会员企业。

粗钢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会员企业有8家。这8家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粗钢产量为7303.13万吨,同比增长623.77万吨,增幅为9.34%,大于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增幅,8家企业粗钢产量占会员企业粗钢产量的比重(以下简称粗钢产量占比)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41.35%上升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42.13%。这8家企业粗钢增加产量占会员企业粗钢增加产量比重(以下简称粗钢增产量占比,亦可称为粗钢增产贡献率)为52.80%。据此判定,这8家企业是拉动会员企业2019年第一季度粗钢增产的主要力量。

粗钢年产量1000万吨~2000万吨会员企业有14家。这14家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粗钢产量为4368.92万吨,同比增长38.28万吨,增幅仅为0.88%,远小于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从而使这14家企业粗钢产量占比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27.05%降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25.43%。这14家企业粗钢增产量占比为3.24%,与粗钢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会员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粗钢年产量500万吨~1000万吨会员企业有15家。这15家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粗钢产量为2590.27万吨,同比增长237.73万吨,增幅为10.11%,大于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从而使这15家企业粗钢产量占比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14.57%上升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4.94%。这15家企业粗钢增产量占比为20.12%。

粗钢年产量500万吨以下会员企业有48家。这48家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粗钢产量为3032.29万吨,同比增长281.5万吨,增幅为10.23%,大于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从而使这48家企业粗钢产量占比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17.03%上升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7.49%。这48家企业粗钢增产量占比为23.83%。

综合上述分析,从粗钢增幅角度看,粗钢年产量500万吨以下企业增幅最大,其次是粗钢年产量500万吨~1000万吨企业,粗钢增幅最小的是粗钢年产量1000万吨~2000万吨企业。但从粗钢增产贡献率角度看,粗钢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企业对会员企业粗钢增产贡献率高达52.80%,随后依次是500万吨以下企业、500万吨~1000万吨企业,粗钢年产量1000万吨~2000万吨企业对粗钢增产的贡献率不足4%。这表明会员企业粗钢增产存在分化现象,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棒槌型”增产结构。

以所有制划分:

民营钢企是粗钢增产的首要拉动力量

根据所有制性质不同,将会员企业分为国有钢铁企业、民营钢铁企业两个类型。今年第一季度31家国有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为10138.41万吨,同比增长530.9万吨,增幅为5.53%,小于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从而使国有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比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59.48%下降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58.49%。国有钢铁企业粗钢增产量占比为44.94%。

2019年第一季度54家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为7194.48万吨,同比增长650.37万吨,增幅为9.94%,大于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从而使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比由2018年第一季度的40.52%上升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41.51%。民营钢铁企业粗钢增产量占比为55.06%。

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比国有钢铁企业大4.41个百分点,这也是民营钢铁企业粗钢增产贡献率高达55.06%的关键所在,即民营钢铁企业对会员企业粗钢增产贡献率高于国有钢铁企业近14个百分点。可以说,民营钢铁企业是今年第一季度粗钢增产的首要拉动力量。

以区域划分:

华北区域粗钢增产贡献率高达58.56%

根据所在区域将会员企业划分为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东北6个区域。这6个区域的会员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粗钢增产量分别为691.72万吨、223.95万吨、36.11万吨、51.68万吨、46.04万吨、131.78万吨,粗钢增幅分别为14.75%、3.93%、1.48%、5.72%、3.61%、7.17%。从粗钢增幅角度看,仅有华北、东北两个区域的粗钢增幅大于整个会员企业粗钢增幅,表明这两个区域的粗钢产量存在快速增长的现象。

从粗钢增产贡献率角度看,华北区域粗钢增产贡献率高达58.56%,华东区域为18.96%,东北区域为11.16%,西南区域为4.38%,西北区域为3.90%,中南区域为3.06%。据此判断,会员企业粗钢增产主要由华北区域所拉动,华东区域、东北区域亦对粗钢增产有较大贡献,西南区域、西北区域、中南区域对粗钢增产贡献率较低,3个区域合计贡献率仅为11.33%,与东北区域粗钢增产贡献率基本相当。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如果粗钢产量保持大幅度增加,则供需矛盾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从会员企业粗钢增产情况看,今后控产量的重点应在华北、华东区域。民营钢铁企业、粗钢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的会员企业虽然是粗钢增产的主要拉动力量,但是对企业个体的限产需要按市场规则进行,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各级政府公平执法来落实,而不能是哪个企业增产多就针对该企业进行限产。同时,会员企业自身要做好自律工作,珍惜钢铁行业当前来之不易的基本面向好的局面,共同维护钢铁行业的平稳运行。


友情链接: 集科网络 中国经济网 新浪财经 奇辉吊车 凯威 锐信 松兴 利源 鑫源 利源 鑫龙白乳胶 外婆桥 星辉 艾尔斯 三钢 敏仕达 佳得好 固兴五金 榕森 金业 立强盛 日钢美工刀 厨之福 庆兴 荣艺 达威 和洽厨具 美约电吹风 正兴 伟新合页 鑫龙防水 雅菲迪 东信 金彬 好家兴 新侨 鲁大师 铭自达 汇力 顶智易联 永汇雨鞋 鸿鑫瑞达 广东僚溪文化 博瑞可 恒冠 永晟五金 年年好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