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打吊瓶参观衡中 不怕女儿病倒在起跑线上?
文章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9-05-10

“10岁女童举吊瓶参观衡水中学”,是昨天热搜榜上热度居高不下的新闻。“女童”、“吊瓶”、“衡水中学”,这几个关键词叠合,引爆舆论似乎也顺理成章。

  这其实是发生在5月4日的事。当天是衡水中学一年一度的开放日。虽然这名女童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但仍被其父亲带着前来参观。

  这位“狼爸”认为,开放日机会难得,孩子应该感受一下衡水中学的气氛,“我们没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一定要考上!”

  每个人的成长都可能被父母代入过往

  这个滑稽又有点残酷的举动,引来几乎一边倒的抨击。

  这些抨击,既是因为“衡水中学”这个标签背后的残酷教育模式,更因为大多数中国年轻人都对这位父亲的说法心有戚戚。

  我们都或多或少听长辈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当年条件不好,错过了学习机会,所以你一定要努力”,“我当年因为家里困难,没能读大学,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我们做父母的哪怕不吃不用、拆屋卖瓦,也要供你读大学”……

  不单是学习,即使是其他兴趣技能,也很容易被父母代入自己的过往,比如“让孩子为自己圆一个没能实现的钢琴梦”。

  而许多听着这些话长大的人,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又很容易沿袭成长经历中的印记,说出自己当年最不喜欢听的话。

  就像每个人最终都会成为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那种人一样,使之变成中国式家庭关系的一个循环。

  在各种关于教育的总结中,“过度期望”是无法回避的一项。

  把期望代入到子女身上也是不负责任

  不得不说,在中国家庭关系中,“过度期望”有着相当扎实的土壤。

  过度期望显然会带来恶果,它会使孩子面对巨大精神压力,童年缺失,心态早熟也早衰。

  从理性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而非父母生命的延续,也非帮父母圆梦的工具。将自己未完成的人生目标加在孩子身上,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即使像《摔跤吧!爸爸》这种温情故事,父亲将自己的摔跤金牌梦想寄托于女儿身上,也略显三观不正。

  对高期望的家长不妨多点理解之同情

  在让孩子代偿心愿的心结下,罔顾孩子带病也要让她来参观,无疑是种病态。这是不难评判的事实。

  但就这位“狼爸”的“希望孩子有文化”心愿看,我宁愿抱有理解之同情——虽然我极其反对他无视女儿健康的行为。

  对于那些曾因知识匮乏、学历不高而举步维艰的家长来说,“文化改变命运”是最朴素的认知,却也是极难得的认知。逼孩子当然是错的,“希望孩子有文化”所以逼她带病参观也是错的,不过“希望孩子有文化”不算错。

  当下,“高考改变命运”的几率其实已大大降低。虽然对于许多普通人家而言,这仍是让孩子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现实中,对读书改变不了命运的“丧”论调的迷信,也在很多人心里滋长。

  这位父亲或许也看到了很现实的一面。妥协之下的进取,成了他的选择。

  如果你是这位父亲,对孩子抱有类似期望并不为过,虽然他的做法并不妥当,失衡心态也许还会害了孩子。

  就像《摔跤吧!爸爸》那样,除了金牌梦想之外,父亲让孩子学习摔跤,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唯一可借鉴的成功人生经验就是摔跤?

  许多人会将这位父亲的失衡心态归结于“没文化”,我倒认为恰恰相反。

  很多例子表明,对孩子期望最高的反而是精英阶层,最焦虑的也是精英阶层。

  他们有着高智商和出色成长经历,反而会更难容忍孩子的缺点,发出“我这么聪明,怎么孩子这么蠢”式的哀叹。

  他们也更容易将残酷的职场竞争代入孩子的成长中,试图以揠苗助长的方式让孩子尽早“成熟”。

  相比之下,这位自称“没文化”的父亲不过是模仿之举。

  更何况,现实中还有无数没文化的家长,更喜欢将“读书有什么用”挂在嘴边,这才是更糟糕的。

  □叶克飞(媒体人)

  (编辑:喃喃)


友情链接: 集科网络 中国经济网 新浪财经 奇辉吊车 凯威 锐信 松兴 利源 鑫源 利源 鑫龙白乳胶 外婆桥 星辉 艾尔斯 三钢 敏仕达 佳得好 固兴五金 榕森 金业 立强盛 日钢美工刀 厨之福 庆兴 荣艺 达威 和洽厨具 美约电吹风 正兴 伟新合页 鑫龙防水 雅菲迪 东信 金彬 好家兴 新侨 鲁大师 铭自达 汇力 顶智易联 永汇雨鞋 鸿鑫瑞达 广东僚溪文化 博瑞可 恒冠 永晟五金 年年好五金